首页-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桐乡:推动红色基因传承 夯实党史教育阵地
发布时间: 2023-01-13

近年来,嘉兴桐乡用足当地红色资源,以展馆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宣教形式,发挥党史教育功能,加强党史教育阵地建设。截至目前,成功创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1家,嘉兴市级4家,茅盾、王会悟、孔另境纪念馆成为网红打卡地,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一、挖掘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打造“前沿阵地”

桐乡市委史志研究室发挥红色党史资源丰富优势,推进党史教育基地提质升级。争取各方党史力量支持,通过人物专访、实地查证、专题研讨,深挖桐乡革命历程,在展览展示上提质增效。加强规划设计,树立建管并重的理念,整合市镇村各级资源,定期研究解决问题,注重日常综合管理,做好隐患排查,营造良好场馆环境,推进建设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近年来,共征集到茅盾档案1000余件,并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充足的史料也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茅盾、沈泽民故居的提档完善提供了丰富内涵。

二、组建党史教育红色矩阵,营建“党课阵地”

市委史志研究室树立“大党史”思维,依托遍布全市的伯鸿书房、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红色加油站”。通过“桐乡名嘴”“桐乡青年名嘴说”等宣讲品牌,组建“五个一百”党史宣讲团,精选“四史”和本地红色人物故事,提供“菜单式”宣讲服务,推进“名嘴说百年党史·千场党课下基层”宣讲进企业、进农村等“六进”活动。编写桐乡地方特色党史宣讲提纲,开展“百年党史全民学”系列活动,推出“百年党史书单·邀你来鉴书”“百年大党·百年家史”全民阅读分享会系列活动;讲好党史故事,推出一批“馆长说红色故事”等特色宣讲课程,营造全社会学党史浓厚氛围。

三、融通党史教育红色基因,活设“体验阵地”

市委史志研究室科学利用党史教育阵地资源,让市民近距离触摸历史、感知红色精神,获得良好沉浸式体验。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和特定场合,对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进行再综合、再创造,活设体验项目,形成自己独具特色“讲解”方式。如高桥街道越丰村的三治融合馆,通过实物、图文和“互联网+”智慧互动,全景式展示“三治融合”,提升观众体验感。全力推进党史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出版发行《桐乡红色四杰》,参与《张琴秋》《王会悟》《沈泽民》拍摄纪录片,电影《丰子恺》列入中央电视台排片计划,积极开办全国巡展,如联合中国现代文学馆跨地区举办“纪念茅盾先生诞辰125周年手迹展”,使党史教育基地变成“行走的基地”,扩大党史工作影响力、知名度。

四、突出党史教育为民实践,拓展“服务阵地”

市委史志研究室善于结合建党百年等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历史重大事件蕴含的红色资源,统筹纪念馆、展览馆等“硬资源”和家风家训、志愿服务、庆典仪式等“软载体”,实现党史服务人、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作用;全面启动村史村志文化工程,开展“史志六进”活动,推动史志书柜进文化礼堂,为乡村振兴和培育乡风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展乡村红色文旅产业,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服务乡村振兴。如依托乌镇旅游红色美村,推进茅盾、沈泽民故居,王会悟纪念馆,茅盾陵园等党史教育场馆成为红色旅游名片;洲泉镇投入1000余万修缮洲泉党史陈列馆,成为红色文化新地标。

 


来源: 桐乡党史研究室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