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刚刚隆重纪念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浙江有什么关系?我想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离不开浙江这个地方;第二句话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离不开浙江人。第一句话大家都很好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在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离不开浙江这个地方。但第二句话怎么理解呢?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离不开浙江人呢?因为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中,当时一批浙江先进分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不仅作出了其他先进分子所共有的贡献,而且作出了其他先进分子所没有的,在当时也难以作出的特殊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这一点,由于各种原因,了解的人并不多。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给大家作个介绍。
说到浙江先进分子,首先必须明白一个概念,我们今天在这里讲的浙江先进分子是指哪些人?今天给大家所介绍的浙江先进分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积极参加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动工农运动,参与建党活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的浙江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邵力子、沈玄庐、沈雁冰、沈泽民、邵飘萍等人。他们的名字有些大家听说过,有些从来没有听说过。下面我先把他们的生平情况给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俞秀松,1899年出生,浙江诸暨人,1916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杭州高级中学的前身),在校期间就是杭州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1919年底赴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北京工读互助团失败后,俞秀松于1920年3月到达上海,在陈独秀的领导下参加了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最早成员之一,并担任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后长期在苏联学习和工作,1939年在苏联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年仅40岁。
施存统,1899年出生,浙江金华人,1917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底与俞秀松一起赴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工读互助团失败后失败后来到上海,经戴季陶介绍认识了陈独秀,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最早成员之一。施存统在上海参加创建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后,又到日本创建了旅日华人中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回国后担任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脱党,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参加创建中国民主建国会。解放后曾任劳动部副部长、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70年去世。
陈望道,1891年出生,浙江义乌人,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6月回国,在杭州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语文教师,翻译了中国第一本《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1920年4月到上海,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以后担任过中共上海地委第一任书记。1923年中共三大后,因不满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而退党。后在复旦大学任教,参加爱国民主运动。解放后曾任复旦大学校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57年重新入党,1977年去世。
邵力子,1882年出生,浙江绍兴人,清末举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反清革命活动。1916年担任上海《民国日报》社总经理,1920年初结识陈独秀,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并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1926年根据工作需要,接受中共中央安排脱离共产党。后任国民政府甘肃省政府和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驻苏联大使等职。1949年作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共和谈的代表到北京,和谈破裂后就留在北京。全国解放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委员等职务,1967年去世。
沈玄庐,1883年出生,浙江萧山人,清末秀才,曾任过知县,参加过辛亥革命,担任过军阀政府的浙江省议会议长。1916年到上海,1920年初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开展建党活动,先在上海参加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后又到广州参与广州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后因反对国共合作、不服从党的决定,被中共开除出党,成为著名的国民党右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担任国民党浙江省“清党”委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1928年在萧山衙前被刺身亡。